2022年度新疆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十大新闻

来源:   信息日期:2023-01-20 19:40:52

2022年,在大学党委的正确领导精心指导下,全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落实大学党委六届八次会议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大学考察时的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持续繁荣发展,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为目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大学时的讲话精神

7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新疆大学视察,先后参观了校史馆、马克思主义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时指出,各民族大团结的中国一定是无往而不胜的,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突出优势特色,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推动新疆大学’双一流’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疆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具有突出优势特色的高水平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

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大学时的讲话精神。一是举办系列研讨会。分别举办了“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专题研讨会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参与了研讨。二是深入研究阐释。大学党委书记许咸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分别发表题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为兴疆固边育人育才”的文章,学校专家学者围绕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撰写各类学术文章共30余篇,掀起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热潮。三是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通过集体备课,召开专题教学研讨会等形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先后举办“开好讲好新疆地方思政课 推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专题教学研讨会。


二、我校20项成果喜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

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奖公获奖结果正式公布,我校20项成果获奖。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新教授、杨丽教授的专著《马克思恩格斯建党学说研究》、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潘志平研究员团队的专著《中国与中亚地区国家关系研究》和经济与管理学院方创琳教授团队的专著《天山北坡城市群可持续发展与决策支持系统》3项成果获得一等奖。另有4项成果获得二等奖,9项成果获得三等奖,4项成果获得优秀奖。


三、承办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9届会议“云上边会”

3月16日,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新疆大学法学院、新疆人权保障与发展进步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承办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9届会议“云上边会”在线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古巴、韩国等国的40余位专家参会。与会专家学者用数据、个案资料等向世界展示了新疆的现代化发展和人权保障成就。专家指出,新疆各族人民的劳动权利依法获得了充分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人权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此次边会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等多家中央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四、管守新教授主编《清代上谕档·新疆资料辑录》出版

《清代上谕档·新疆资料辑录》是由新疆大学管守新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十年磨一剑”做出的学术成果,汇集了清代各朝皇帝对新疆发布的上谕,记载了清朝统一和治理新疆全过程的朝廷决策,包含新疆军事战略、政区划分、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民族宗教、边防外交等方面的内容,资料丰富翔实,该书的出版为研究清代新疆历史的学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和更加丰富的史料,必将进一步推动清代新疆历史的研究,对今天我们治理新疆具有历史借鉴价值。《清代上谕档·新疆资料辑录》的出版,是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新疆大学服务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取得的又一可喜成绩。


五、获批国家级文艺评论基地

8月1日,全国第二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名单公布,新疆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5家单位被授予“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新疆大学成为西北地区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

“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是经中国文联批准,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与国内部分高水平教学科研单位共建的国家级科研平台,旨在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建强文艺评论阵地,推动文艺评论工作创新发展。基地将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对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重要作用,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文艺评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贡献边疆经验,努力将基地建成立足新疆、联系全国、面向世界的高水平文艺评论阵地。


六、由姚强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取得重要成果

1月27日,由建筑工程学院天山学者廖振良教授和电气工程学院姚强教授共同撰写的论文“Flexibility is needed in China’s national carbon market”以通信(Correspondence)形式在Nature Climate Change在线发表,作为Nature子刊,Nature Climate Change的影响因子为25.29。该成果的依托项目为姚强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碳中和目标驱动下多能互补体系的协同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认为,目前全国碳市场的配额分配执行的是行业基准法,没有考虑地区差异性,这不利于包括新疆在内的西部能源省份借助全国碳市场实现其双碳目标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基于此,建议在全国碳市场中增加跨区域合作“灵活机制”。在配额分配中考虑地区差异性,对于交易主体跨区域投资碳减排项目所产生的减排量,允许被用于抵充其碳排放配额的清缴。


七、纵向科研项目立项获得新突破

2022年全年,我校共获批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3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立项数和获批金额均创近五年新高。此外,由孟凡丽教授领衔的“北庭文旅融合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批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经费达到1000万元,探索出了一条跨学科、跨单位联合开展研究的新路,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八、举办首届人文社科十大好论文评选活动

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2022年12月社科处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新疆大学人文社科十大好论文”评选工作。各单位按照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相统一的原则,积极推荐优秀论文论文参评。经初审和专家评审,最终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新教授《论习近平关于共同体思想的特征和原创性贡献》等10篇论文获评为2022年度新疆大学人文社科十大好论文。


九、高端学术论坛“天山大讲堂”正式启动

6月25日,新疆大学高端学术论坛“天山大讲堂”正式开讲。我校启动“天山大讲堂”专题学术讲座旨在推进科研团队建设,增进学术合作,打造学术品牌,搭建我校教师与海内外知名学者学术交流的平台。“天山大讲堂”第一讲由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杨晓慧教授作题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 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专题报告。第二讲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教授为学校干部教师作题为“中国高校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方略”的学术报告。


十、“文化润疆”取得实效

依据新疆大学与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框架,2022年4月22日,新疆大学与克拉玛依市民族宗教局正式签署《克拉玛依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方案研究》协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团队多次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方案、示范区建设评测指标、重点任务清单等系列成果,为克拉玛依市切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供了参考和指南。2022年6月14日,新疆大学与吉木萨尔县人民政府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干部培训基地建设合作协议”举行了签约仪式,新疆大学多位教师结合研究专长,为弘扬北庭历史文化、打造具有“北庭特色”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贡献力量。目前已经完成第一期《四个认同与北庭历史》等六门主课和四个现场教学点的课程建设。新疆大学积极走出校园,服务社会,为推进“文化润疆”工程搭建优质平台,彰显了新疆大学响应“文化润疆”的责任和风采。(来源:社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