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下旬突入其来的疫情反弹,再次侵扰了这片美好的校园。乌鲁木齐作为新疆防疫的主战场,天山区又是乌鲁木齐的防疫主阵地,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新疆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防疫兵中的一员,李玉霞老师挺身而出,主动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校园战场中,与老师、学生们一起携手共抗疫。疫情防控敢担当,以身作则排头兵严格进行体温监测自2020年4月以来,按照学生社区防疫管控办法,李玉霞老师一直入驻学生社区从事学生管理...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年度,在经历了年初全国团结一致抗击新冠病毒疫情后,大家逐步恢复到较为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状态。没想到还没顾上松口气儿,第二波疫情又卷土重来。 2020年7月16日,乌鲁木齐市一夜之间按下了暂停键,封闭各小区,大家重新回到居家不外出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最受影响的首先是居民的生活,购买蔬菜、米面油、蛋禽肉、水电气、药物等等,各种需求急需解决。化工学院高歌、李玲、迪丽努尔、胡子昭、古丽...
为维持校园卫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8月8日下午,化学学院开展了“防疫有我,爱卫同行”卫生大扫除活动。在学院领导和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全体在校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是预防疫情的重要措施。本次活动采取各班分批进行的方式,做到不扎堆、不聚集、有序开展。各班级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圆满地完成了生科楼、化学楼、研究生楼周边及附近绿化带等区域的清扫工作,展现了化学学院师生面对疫情的昂扬斗志和...
近期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全疆人民齐心协力都在进行没有硝烟的战争,共克时艰,一起抗击疫情。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杨婷老师第一时间主动响应,积极参与了社区的工作。 杨婷老师居住的新市区的风尚翠苑小区是一个大型小区。接到第二次核酸检测的任务后,她被分配到了登记组。提前一小时到位,按照采集点负责人的安排,准备当天的一切用品。提前准备写好的标签,试剂袋上写好小区的名字,试剂管上也要写相...
8月7日,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召开线上座谈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学院领导、所有硕士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参加会议。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王葵介绍了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背景,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精神、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要部署和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要求。她说,刚刚召开的全国研究生...
孔维凤,女,汉族,中共党员,1995年7月生,系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19级推免辅导员,就读于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36.2°、36.1°、36.3°……每天睁眼的体温测量拉开了她一天工作的帷幕。2019年12月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悄临华夏大地,疫情起,战鼓擂,自今年4月初学校召开筹备毕业生返校之日起,她便一直在等待返校的那一刻。她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要冲得上去、危难关头需豁得出来。在这场严峻斗...
抗疫在前线 服务在身边自疫情发生以来,经济与管理学院MBA2019级周末班学生、乌鲁木齐市人大驻天山区新华南路管委会西河坝前街社区“访惠聚”工作队队员秦雪同学闻令而动,驻守社区服务群众,与“访惠聚”工作队成员、社区工作人员携手筑起一道坚实的疫情防线。天山区是此次疫情的高风险地区,为了防止疫情蔓延,在日常工作中,秦雪每天必须穿着防护服给包联的60名居民每日买菜、送菜、倒垃圾、送药、一天三次上门测温及消杀。...
2020年7月中旬,乌鲁木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出现反弹,而且来势汹汹,政府第一时间紧急动员,迅速落实封城措施,严防病毒的肆意扩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为了保障居民居家隔离期间日常生活,缓解街道、社区一线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许多共产党员都主动请缨,协助开展社区抗疫工作,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党委宣传部李雅晨就是其中的一员。李雅晨所在的西源社区格林威治城小区是乌鲁木齐的一个大型居住小区,保障居民...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高校辅导员,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践行着思政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她始终坚持要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要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她就是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分团委书记袁升伟。7月17日以来,袁升伟老师每天工作15个小时左右,要测量体温、提醒学生规范佩戴口罩、巡楼查宿、处理突发应急事件等,常常忙得没有时间吃饭、喝水,但是她没有一句怨言。她一间一间走访宿舍,了解学生的心理状...